首页 > 财商 > 正文

北京亦庄推出全市首个电梯实时监管体系

2025-08-29 09:05:00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宣传文化部 阅读量 0

数智化赋能守护群众乘梯安全

北京2025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28日,北京亦庄创新发布最新消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或“经开区”,又称“北京亦庄”)正全面构建以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AI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电梯智慧监管体系,实现电梯安全管理的数智化转型。该体系作为北京市首个可实现电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的数智化监管系统,为全市电梯智慧监管提供了创新样板。

北京经开区商务金融局副局长孙绍政介绍,随着经开区电梯保有量持续增长,目前投入使用电梯已超过1.8万台。传统监管模式面临响应滞后、巡检繁琐、维保缺乏过程监管、执法取证难等痛点,难以满足群众对乘梯安全的高品质需求。为此,经开区自今年初启动电梯安全管理数智化转型,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多维智控平台,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梯运行速度、开关门状态、曳引机轴承磨损等关键数据,依托DeepSeek基座模型优化本地部署,创新搭建国内首个电梯领域AI垂直大模型,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预测,为每部电梯建立精准的“健康档案”。

“我们正以AI技术推动电梯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显著提升了公众乘梯的安全水平,也同步提高了企业维保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增强了监管效能,减少了对企业的干扰。”孙绍政说,电梯智慧监管体系在四个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具体来说:

一是智能识别“高效预警”,从源头遏制安全隐患。通过“多传感器联动+ AI模型深度分析”体系,至少提前72小时预警电梯故障隐患,如钢丝绳折弯断股,构件老化磨损、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情形,维保单位根据预警信息及时维修排除隐患,并接受使用单位和监管部门的监督,据试运行数据统计,该体系使电梯故障发生率降低42%,突发故障响应时间缩短60%。此外,还可以对违规挡门、暴力乘梯等不文明乘梯行为实时预警,语音劝阻的同时将相关信息推送至使用单位,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定向治理,消除人为故障隐患。

二是智慧维保“高效提质”,让责任落到实处。针对维保缺乏过程监管痛点,经开区通过数据赋能推动两大转变:一是从“按时维保”转向“按需维保”。通过对电梯运行数据的深度分析,推动维保模式从传统的“按时维保”向更精准的“按需维保”转变;二是从“被动维修”转向“主动预防”,依托对历史数据的科学比对,能够对每部电梯的安全等级划分给出合理化建议,促使维保单位从“被动维修”向“主动预防”转变,不仅进一步压实了维保单位的主体责任,更显著提升了维保质量和效率。

三是场景智控“高效调度”,贴合多元使用需求。平台可提供不同场景精准解决方案,如发生困人事件,平台主动识别并对被困人员进行安抚,通过电话精准推送维保单位、使用单位和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多方联动解救被困人员,相较传统模式,响应准确性显著提升,问题解决更高效;针对商场电梯因使用频率高、负荷大、运行时间长,平台可通过客流分析,动态调整运行策略,提升运转效率,减少乘客等待时间。

四是数智监管“高效履职”,减少对企业干扰。为避免传统现场检查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经开区依托多维智控平台开展非现场检查,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依托平台的实时监测功能,全天候捕捉电梯运行参数与异常信号,精准掌握设备安全状态,针对预警信息,快速核查处置违规使用、维保不到位等问题,对高风险电梯重点督导,提升电梯安全监管效能;利用电梯运行数据,为投诉举报提供可追溯、可回放、可定责的数字证据链,加强监管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该系统已在区内住宅小区和工业园区600余台电梯成功试运行,预计今年将新增2000台接入平台。“未来,经开区将以‘高效办成电梯安全智慧监管这件事‘为切入点,持续优化多维智控平台功能,深化物联网和AI技术应用,既要让‘电梯故障早预警、维保责任不缺位、监管服务不添扰’成为常态,更要推动电梯安全监管从‘高效办成‘向‘长效办好’升级,让每台电梯都能在数智化平台守护下安全高效运行,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安全防线。”孙绍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