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中博聚力:为什么我们坚定投资信息科技、生命科学两个赛道?

2025-07-15 14:18:12 来源:互联网 阅读量 79

  这是一个伟大科技企业层出不穷的时代,也是一个识千里马之伯乐闪耀的时代。

  当科技革命浪潮迭起,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多个前沿领域不断涌现标志性成果,为人类世界带来深刻变革,对投资而言,也在孕育着瑰丽的珍珠。

  作为一家科技股权投资机构,中博聚力循着“真一新”的路径导向,长期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前瞻思维和创新视野,打造硬科技股权生态,开启了华光璀璨的长期主义新程。公司取“双剑合璧”之意涵,专注投资于信息科技、生命科学两大核心赛道,两相协同,让投资“飞轮”在持续积累和加速增长中爆发。

锚定信息科技:觅扛鼎企业,铸硬核实力

  合璧的双剑,必然是雌雄宝剑,有一雄一雌。中博聚力的投资双剑中,论雄剑,当属代表“国产替代”核心资产的信息科技。

  硬核科技企业,被誉为是推动未来经济蓬勃兴盛的中流砥柱。在国家“科技自立”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移动通信、芯片、大数据AI,抑或是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这些中博聚力所投资的信息科技细分赛道,无不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从产业沃土里萌发出真正的创新,并以之引领着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展露出惊人的成长潜力与前景。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道阻且长,但脱颖而出的伟大科技企业从不缺乏,他们往往能够一飞冲天,让全世界为之刮目相看。对信息科技领域的投资,中博聚力一直坚持寻找有持续生命力,能够不断创造价值和规模化利润的企业,也唯有这样的企业,最具创新性、稀缺性与可投资性。

  何谓有持续生命力?中博聚力信息科技投资总监蔡涛认为,信息科技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大赛道,在千里沃野上,新生企业犹如一颗颗种子,播下去后只要悉心浇灌,便容易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产生很多值得挖掘的投资机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信息科技企业的持续生命力,通常体现在它们的产品持续领先或具备竞争卡位优势、团队战斗力强劲、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长于自我革新自我进化等方面。换言之,它们拥有足够的内驱力,能够使其在竞争中长屹于不败之地。

  首先选择生命力旺盛的企业,但这还远远不够,能否创造价值,形成规模化利润,同样非常重要。在蔡涛看来,值得投资的信息科技企业,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要是国家所需,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这是保障其稳健内生增长的前提。同时,这些产品和服务,要能够产生外溢效应,带来可观的社会价值,造福于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会经济发展。此外,它有着完美的商业化闭环,通过精心设计的创新性商业模式,实现降本增效,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确保经营的稳定性,创造长期投资回报。

  除了上述选企重点,中博聚力在投资的时候,也十分关注信息科技企业的研发风险。蔡涛眼中的研发风险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风险是识别真假,要看企业所拥有的真技术还是假技术,一定要去伪存真,凡是弄虚作假的技术,坚决不可取;第二层次的风险是看渐进改良还是颠覆革命,对应不同的人员特质,技术改良看重“经验主义”,颠覆革命则需要跳出固有思维,打破条条框框,催生新的技术;最高层次的风险是系统与局部,就如同动力技术对火箭成功发射的重要性、光刻技术对晶圆制造的影响,系统研发风险取决于核心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

  中博聚力在信息科技领域的投资,以投企业的早期和成长期为主,覆盖了半导体、商业航天、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持续助力硬科技企业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7月,公司累计投资的信息科技企业达20家,包括中科宇航、摩尔线程、比科奇、成川科技、异格技术等,这些被投企业均在各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适合本土化发展的信息科技投资领域,蔡涛提出了两点预测。一是核心技术节点的突破,这个突破在各个细分产业中都有可能。二是AI,目前生成式AI仍处于大基建初期,伴随其应用场景的持续延展,商业化落地稳步推进,将会是未来十年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蕴藏大量投资机会。

拥抱生命科学:守正出奇,捕捉潜在独角兽

  生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精密系统,数千年来,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永无止境,通过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源源不断地打开庞大的增量空间,这意味着生物医药的市场需求天花板极高,且永远不会见顶。中博聚力投资生命科学赛道的主线逻辑,正在于此。生命科学赛道,亦可视为公司投资“双剑合璧”中的雌剑,剑锋所在,直指未来生物医药的星辰瀚海,而中博聚力也必将因之大放异彩。

  近年,随着基因编辑、细胞治疗、AI制药等技术的重大突破,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推动全球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中博聚力医疗健康投资副总裁田晓玲指出,从全球市场来看,生物医药产业在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的双向驱动下,已迎来黄金发展期,源头科学的创新与突破驱动生物医药产业革命性机会呈现。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2025年,中国创新药研发从“跟随型”逐步向“原创型”转变,生物类似药、基因治疗(如CAR-T)、小分子靶向药物等技术领域捷报频传。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以价换量”政策持续推进,以此为契机,借助医保谈判,创新药获得快速放量。技术革命与政策红利共振之下,创新药企IPO热潮延续,资本市场对“高研发强度(研发费用率>15%)+高技术壁垒(专利数量>50项)”企业的估值容忍度显著提升,为创新药投资带来利好。

  在生物医药赛道投资中,中博聚力更看重创新和重大临床意义本身,深入挖掘技术壁垒高、核心竞争力强的潜在独角兽企业。这些企业必须具备硬科技、硬实力,而绝不是简单的模式创新与管理创新。从技术、市场、团队三维出发,公司遵循“真、一、新”的标准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衡量可投性,最终做出合适的投资决定。“真”代表技术一定要是真实的、可落地的,“一”代表技术实力必须是行业唯一或者头部的;“新”则是代表需要处于行业最前沿,有足够强的创新性。

  田晓玲也提到,研发新药充满着风险,同时创新本身也蕴含风险,虽然风险不可避免,但创新带来的超额回报也将是不可言喻的。她指出,“创新需要冒险,需要理想主义,也需要具备长期主义精神的资本。我们不怕冒险,也乐于冒险。在投资生物医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好风险管理体系,比如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评估体系,做好充分的业务尽调,在分子形式、管线布局、项目阶段、治疗领域等方面做好组合,做好投后监控与赋能等。”

  截至目前,中博聚力已投出了近20家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既有创新药公司艾美斐生物、英诺湖医药,也有溶瘤病毒领军企业滨会生物、血小板体外再生创新企业血霁生物、外泌体综合服务商恩泽康泰,还有以双人源化小鼠模型为特色的CRO创模生物等等。对于未来的生物医药投资方向,田晓玲看好解决重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疗法、CGT、AI+医疗、光声电磁等技术在医疗器械上的应用,也将进一步发掘相关潜在独角兽,不断壮大生命科学投资版图。

结语

  揣着一股韧劲与敢于冒险的精神,也凭着自己的专业与专注,中博聚力始终踏稳自己的投资节奏,抱朴守真,独辟蹊径,奠定了特有的投资风格。其投资硬实力,也在信息科技与生命科学两大赛道的双剑合璧中,得到了升华和凸显。

  时不我待,谁抢占了未来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的发展先机,谁就能掌握财富密码与投资流量。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恰是最具投资潜力的双子星。中博聚力枕戈待旦,持续投入两大赛道的投资,致力做慧眼识伟大科技企业的“伯乐”,唱响科技创新的时代强音,绘就价值投资的长期主义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