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祝贺“当众讲话”开课一万期荣获大奖‖任玉岭

2025-07-27 16:06:28 来源:互联网 阅读量 78

  祝贺“当众讲话”开课一万期荣获大奖

  任玉岭

微信图片_2025-07-26_162630_096

《当众讲话》开班一万期授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很高兴应邀出席“当众讲话”开课一万期的发奖仪式。热烈祝贺由讲演学会推动的新历成讲演学校“当众讲话”开课一万期荣获大奖。

  “当众讲话”是讲演培训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面,“当众讲话”有重大的适用价值,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当众讲话”的培训前途无量。对讲演者个人而言,“当众讲话”的水平提升,不仅可以促成人生的出彩,而且能铸就人生的辉煌。

  在“当众讲话”方面,做的比较突出的有讲演学会的主要推动者颜永平,他是当众讲话的楷模和榜样。他今年68岁了,还经常被邀到各地去演讲,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18个地级市邀他去做当众讲话,这是很少见的。我前年第一次听了颜永平同志“当众讲话”的视频后,我就告诉颜永平同志,要注意保护身体,邀你讲话的会越来越多,没想到今天,就兑现了。

  颜永平的“当众讲话”,不仅讲演的基本功好,口才上乘,条理清晰,更重要的是他的知识丰富,每次讲话都能针对主题和场景深入浅出的讲好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能给听众留下收获和心得,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总能赢得好评和掌声。

  那么,我们怎样能够像颜永平那样,讲好每一场“当众讲话”呢?还是要学习他重学习、爱读书、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和功外之功的积淀和养成。

  根据我本人的实践和体会,欲搞好“当众讲话”,要做到以下“七个三”:

  在出席“当众讲话”的场面时,要做到“三个三”,一是“三看”,一是看会议、场景的主题,二看听讲的对象,三看讲话的时间安排;二是“三要”,一要有稿子和提纲,二要直入主题,三要明确个人观点。三是讲话三步曲,一是肯定成绩,讲清与主题相关的情况与水平,二是指出问题,围绕主题讲清楚相关的问题或需要,三是提出意见,围绕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出建言。

  在基本功训练方面,要做到四个三。

  一是“三不”,不人云亦云,不老生常谈,不说套话、空话、假话。

  二是“三学”,学党的方针政策,学传统文化,学外国经验。

  三是“三勤”,勤于接触社会,勤于联系群众,勤于参加社会实践。

  四是“三多”,多思维、多写作,多演练。

  下面我重点讲两个基本功,一是读书,二是思维。

  一、读书是当众讲话最重要的基本功。

  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书是成才之路的阶梯。中国作为十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被分裂、被灭亡、被断代的国家,中国的文化最完整,上下五千年留下的书和笺汗牛充栋,值得珍惜,更值得深读。

  世界上诺贝尔奖人均获得数量排第一位的是以色列,人均读书一年为74本,而中国人均读书不到5本。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我们要搞好“当众讲话”,就要多读书、读好书。既读今人之书,也读古人之书,既读中国之书,也读外国之书,既读线下之书,也读线上之书,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周总理曾讲,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身边的同志们学习。这后两个就是无字之书。毛主席很年轻时就做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调查研究,就是读无字之书,毛主席讲,无字之书是真学问、真知识,真解决问题。

微信图片_2025-07-26_162636_126

任玉岭《在当众讲话》开班一万期授奖仪式上讲话

  毛主席能成为一代伟人,连敌人都佩服他,被他打到台湾的蒋介石都提出要学习毛泽东。这就是因为毛泽东读书多,有字之书读的多,无字之书也读的多。在中南海搬家时生活用品只有板车,而搬书时,搬了两天还要多,他在无字之书方面,早年在湖南、在北京、在广东、在武汉、在上海、在井冈山,后来又长征25000里,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布满了他的足迹。这就促成了他占有知识的博大精深,胸怀的无比宽广。

  毛主席讲,饭可以不吃,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正是他大量的读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才有了他的伟大,为他打天下,稳江山,运筹帷幄,起到了强大的保障作用。

  别的不讲,仅从毛主席的“北国风光”这首诗,就可以看出他的知识之丰富和对知识运用之自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他的胸怀、他的气魄,他的远见,他的知识之渊博,积淀之深厚,在这首诗中都得到充分体现。

  我们的当众讲演就应该像毛泽东写首诗一样,在多读书多学习的基础上,站高看远,要以厚重的情怀,宏伟的气魄,战略的思维搞好每一个当众讲话的内容安排。

  二、重视思维对做好“当众讲话”的推动功能。

  大作家林语堂讲过,思维即是财富。思维如同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令人浮想联翩,科学的思维能在众多领域的攻城略地中产生无穷的力量和魅力。

  人们常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我们只要善于动脑筋、勤思考,人的聪明才智就会爆发,人的命运就可以得到新的安排并垒起宏伟的高楼大厦。

  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初,因公出差我一连跑了二十多个国家,当我初次走进巴黎、伦敦、东京和纽约的时候,常常可以在一个场合看到多人种、多民族的人同聚在一起。在巴黎地铁的出口,我看到了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黑发的、棕发的、金发的、白发的人同聚一起。在纽约地铁里,同一个车厢内我听到了讲英语的、讲法语的、讲俄语的、讲中文的同聚在一个车厢。

  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时,我感到新奇,没有多想,而第二次、第三次看到这种情况后,我便把这些发达的超大城市的繁荣同这些人的聚集联系到了一起。

  经过思维,我大胆的把这种人文交汇判定为巴黎、伦敦、纽约、东京经济超级繁华的推动力。

  不同人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相聚一起,带进了不同风俗、不同习惯、不同认知、不同观念、不同技能,彼此的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学习,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新的观念意识,新的创造能力,这必定会促进一个地方的进步,提升和繁荣。

  一次我去加拿大,到一个公司参观时,一个公司仅18个人,却来自八个国家。我问老板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指着一位德籍员工讲,说他来自德国,如果去开拓德国市场,派他去就会少花钱多办事,高效率、高效益。

微信图片_2025-07-26_162639_912

任玉岭同新历成讲演学校党委的书记颜永平在《当众讲话》开班一万期授奖仪式上合影

  这时我回想起,六十年代初,我在天津工作时,承担了国家十二年科技攻关中的56个项目之一“发酵法生产味精”的攻关,由我担任组长,做总负责人时,市里问我需要什么样的人,国家将全力支持。我便在前十名的综合大学中一个学校要一个。结果,北大的、南开的、山东大学的、南京大学的、武汉大学的、中山大学的、东北人民大学的都来了。后又加了河北大学的、无锡轻院的,由于我这个小组的人文交汇,为我们的研究工作增添了巨大动力,提供了很大方便。这十几个大学成了我这个小组的后盾,来自不同学府的人各有所长,这个小组干起事来,充满活力,充满能量。经一年半的努力,便完成了国家攻关任务。

  我也曾想,天津、上海因为在共和国建立之前就是多国商家云集之地,这两个城市都有十几个国家的租借地,可能是这样的人文交汇,使这两个城市在解放初的二三十年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龙头和经济繁荣的宝地。

  改革开放后,深圳因为对外开放成了特区,世界各国的人大量涌进,使这里出现了人文交汇,促进了这里的发展。

  正是这样的思维,使我看到了对外开放的价值和意义。1989年,国家科委党组派我到沿海开放城市北海市任职时,我首先想到了人文交汇的重要。那时虽然因北京风波经济下滑,又赶上苏联解体,东欧垮塌,我仍觉得应该对外开放,促进人文交汇,以赢得北海的发展。于是我刚到北海,北海日报便报道出任玉岭提出“北海要引进三种人,即戴眼镜的、说普通话的,讲外国语的,这三种人大量涌进北海之时,才是北海振兴之日”。后来北海这样做了,北海成了万商云集之地,北海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宾客,促进了北海九十年代初的崛起。

  我们作“当众讲演”,就是要多观察、勤思考,这样才能丰富讲演内容,提升当众讲话的高质量。

  日本总理田中角荣讲,一个人的贡献同他的活动半径成正比。我补充一句,还同他的年龄成正比。颜永平同志更大的演讲成功,是在65岁之后,年岁越大积累越多,当众讲演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美国人研究60到70岁是人生第一生产力高潮,70到80是第二生产力高潮。我很同意这个观点,如果身体健康,脑袋好使,80到90应是人生第三生产力高潮。我在84岁的时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的一本书,说任玉岭有一个“三六九”,即一天在北京接九个会议的邀请函;一周走六个省,七天在六个省作六个报告;一周有三个今日头条,刊登他的讲话文稿。现在我虽然88岁了,上一周我同时收到两个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两本书。其中一本《社会治理的中国逻辑·任玉岭谈社会治理》,明天在北大纵横要搞作者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以我的切身实践,我认为80岁到90岁就是人的第三生产力高潮。

  我们做演讲的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我们要有远见,要用战略思维来谋划自己的人生道路。祝大家在“当众讲话”的学习中,取得新成绩,为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生活更美好,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