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大足区深入实施酸化耕地治理 深耕细作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2025-11-16 15:28:21 来源:互联网 阅读量 76

(酸化治理培训活动现场)

以前藠头产量一年不如一年,红薯个头越结越小,找不到缘由,现在有了酸化耕地技术指导和国家下发的治酸物资支持,来年肯定能丰收!”2025年11月13日,大足区邮亭镇水利村和利群村的酸化治理技术培训现场,张姓村民的话语道出了农户们的心声。当日,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在邮亭镇进行培训,将酸化耕地治理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作为全国第二批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大足区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联合西南大学酸化耕地治理专家团队,在全区7个镇街37个村打响了酸化耕地治理攻坚战。针对酸化导致的土壤板结、贫瘠加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双双下滑的问题,该区总结探索出“秸秆还田+钙镁调理剂+堆沤有机肥+深翻深耕”的技术模式,深入实施酸化耕地改酸培肥。

“我们目前设立了91个土壤酸化治理监测点,精准掌握土壤p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主要指标的变化,确保治理工作有的放矢。”大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土壤科何丹介绍。目前酸化耕地治理物资已配送覆盖全区8.01万亩耕地。该区通过“精准规划、科学施策、多元协同”三维治理体系,在7个镇街37个村开展为期3年的连续治理,以“物资配送+技术培训+社会化服务”模式全面带动上万农民参与。

(大足区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龙建洪现场为村民讲解相关惠农政策)

我区酸化耕地治理工作主要通过精准规划,全面防治酸化;科学施策,实行分类分级治理;多元协同,配合秸秆还田、科学施肥等措施,以实现耕地质量等级和粮食单产大幅提升。接下来,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让酸化耕地变身高产良田。”大足区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龙建洪介绍说。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宇亭现场为村民讲解酸化耕地治理的益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宇亭表示,治理后,耕地质量等级同步提升,既能提升土壤肥力,更能保障农产品品质安全。

(采访现场)